珍酒“85鉴定”PK“巴黎审判”:续写酒业新世界的时代传奇
来源:第一食讯 | 作者:第一食讯 总编 墨川 | 发布时间: 2025-10-22 | 6890 次浏览 | 分享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州珍酒已经再次扬帆,奔赴那新世界的远方......

捅破个窗户很容易,打开一扇门却很难,而打开一个新世界的门则是难上加难,那将对既有利益者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会对现有格局产生变动,这,毫无疑问,本就是个“疯狂”的事。

正如,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东西方的两次著名且意义非凡的评酒会——一个是1976年重构全球葡萄酒产业格局的“巴黎审判”,另一个则是1985年发生在珍酒厂的“85鉴定”,也正因“85鉴定”的成功,让这项由28位茅台精英酿酒师历经10年时光、9个周期、63轮次酿酒、3000多次实验分析的中国酒业“壹号工程”的圆满胜利。从此,开启了珍酒的传奇故事,也成为中国白酒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10月22日,贵州珍酒“85鉴定”40周年大会在贵州珍酒石子铺厂区隆重举行。本次大会邀请当年的亲历者、权威专家、已故专家子女再聚遵义汇川,回望来路、再叙传奇。

大会上,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先生特意以“85鉴定”PK“巴黎审判”为题,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全球酒业风云的知识盛宴,更是在言语间,展开了一副新旧世界的产业交锋图卷。


一场“巴黎审判”,打开了新世界的门

在葡萄酒世界版图中,法国葡萄酒在各大列级名庄的光环加持下,曾经是各国顶礼膜拜的存在,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法国的气候和土壤,以及法国的酿酒师,才能酿出品质上乘的葡萄酒。而其他国家出产的葡萄酒只能是廉价的葡萄汁发酵后的酒精饮料。

但因一场由不同身份的评委组织的盲品赛,打破了法国葡萄酒不可战胜的神话。1976年5月24日,在法国巴黎进行了一场改变世界葡萄酒地图的盲品比赛,美国纳帕谷葡萄酒战胜了传统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一时间使得以美国加州葡萄酒为代表的新世界产酒国,出现在葡萄酒版图上,为人熟知。这一盲评赛被称为“巴黎审判”。

据悉,这场盲品的评委阵容,其中包含了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AO)首席监察官、法国葡萄酒杂志 RVF编辑、罗曼尼康帝酒庄联合掌门人和一些米其林餐厅侍酒师和主厨,且几乎都是法国人。这间接也说明了这场品鉴会的专业与公正。

这场盲品会分为红、白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各有十款葡萄酒(六款美国酒和四款法国酒)。品鉴会上的白葡萄酒均由霞多丽(Chardonnay)酿制,而红葡萄酒方面,则是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主导的波尔多混酿对战加利福尼亚州的赤霞珠葡萄红葡萄酒。

当品鉴会现场,法国评审以前辈姿态盲评时,却没想到品鉴结果如此出人意料,白葡萄酒组别的冠军由加州的蒙特莱那酒庄(Chateau Montelena Winery)夺得。红葡萄酒组别的冠军则由加州的鹿跃酒窖(Stag’s Leap Wine Cellars)摘下。

这场“巴黎审判”被视为新旧世界葡萄酒风格碰撞的标志性事件,打破了法国葡萄酒不可战胜的神话,推动了全球葡萄酒市场百花齐放的新格局突破。而美国葡萄酒也顺势开启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次“85鉴定”,开启一瓶珍酿的传奇

如果说,葡萄酒新旧世界格局的碰撞与变动是一场创新和勇气的产物,离不开的是打破规则的态度,是敢于求证坚持自我的胜利。那么,“85鉴定”试制酒成功就是中国酒业千年来传承与开拓的精神映射,离不开的是艰苦奋斗匠心为本的使命,是敢于奉献坚持真理的精神。

很难想象,在同一时期,同一行业,却是不同的地域完成了一场震惊行业的突破。

谈及“85鉴定”还得说一说由头,1935年遵义成为红军长征中的转折点,在这里美酒也与红军结了缘。建国后,进入大发展时期,贵州的好酒如何能被限制在这山坳之中,应让全国人民共品之。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毛主席在与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兼省长周林谈话时,最先提出了“茅台酒生产上万吨”的想法,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喝上好酒的同时满足出口,而当时的茅台哪怕已实现了“三茅合一”,依旧只有几百吨产能,难以满足需求。

1958年-1975年,由专家团陆续在华北和东北做试点,却无一成功。

易地试验基地建设初期场景

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提出了“生产万吨茅台酒”的提案。同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办公室正式将这项试验定名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并列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酒业壹号工程。

由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挂帅,以茅台酒厂原厂长郑光先为首的28位技术精英,带着命令奔赴贵州遵义汇川石子铺展开了为期十年的技术攻关。

“85鉴定”现场图

十年磨一剑,历经9个周期、63轮次、3000多次分析试验,1985年10月20日,贵州省科委按照国家科委综合局批准鉴定的函件,组织对“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进行鉴定。试制酒通过业内最高级别白酒鉴定会鉴定,鉴定采用对照茅台酒盲评打分的方式举行,而鉴定用的茅台酒,还是主管鉴定会事务、时任贵州省科委副主任的徐用武采纳季克良意见,连夜从茅台酒厂的酒库中抽取,经过专家组品鉴后珍酒以2分之差的93.2分,宣告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取得成功,成为了珍酒以及中国白酒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刻,史称“85鉴定”。

1986年元月,根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酒中珍品”的题词,将原“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所使用的“茅艺”和后来“贵州省遵义酿造研究试验基地”所使用的“三贵”等更换为“珍”字商标。

同年6月11日,贵州省经委正式下文批准成立“贵州珍酒厂”,组织珍酒系列产品批量生产,以供应中央警卫局、钓鱼台国宾馆、北戴河疗养院等机关单位,并由贵州省进出口公司安排少量外销。由此贵州珍酒一炮而红,出道即高光。

1988年,珍酒成为四大国宴用酒之一。同年,珍酒入选“53国优”,与茅台、习酒并称“贵州三大酱香品牌”。

如今的珍酒已成为贵州纳税第一的民营白酒品牌,更是成功在港股上市,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风光无两。

但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85鉴定”的成功......

 

品质为根,创新为魂,珍酒正启航

对于品牌而言,坚守品质与开拓创新永远是品牌发展的两大引擎,相辅相成。

正如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七句箴言中所讲“一丝不苟酿美酒,精雕细琢造产品,耕植文化创品牌,诚心诚意建渠道,精心谋划搞体验,实实在在做企业,勇担责任促振兴。”短短七句话涵盖了贵州珍酒成功破圈案例背后的发展密码。

与此同时,贵州珍酒在ESG建设和绿色工厂建设上更是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在金融信息服务商万得(Wind)发布“2023年度Wind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榜单中,珍酒李渡集团(6979.HK)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上榜,并成为榜单中唯一白酒企业,充分证明珍酒李渡在ESG实践的行业标杆作用和影响力。

同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成功入选,获评“绿色工厂”称号。

除此之外,贵州珍酒在万吨优质酱香白酒扩产项目的战略推进下,陆续规划并推进石子铺老厂区、赵家沟生态酿酒区、白岩沟珍酒庄园、清溪沟酿酒基地、茅台镇双龙村酿酒基地和仁溪沟酿酒基地六大项目建设,如今的贵州珍酒俨然已形成一幅六星连珠的宏伟蓝图。

时隔40年,故人再聚首,回望来时路,在筚路蓝缕中看见的是使命担当,是匠心传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州珍酒已经再次扬帆,奔赴那新世界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