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渠道变局:从 "压货博弈" 到 "用户至上" 的时代转折
来源:第一食讯 | 作者:第一食讯 总编 波哥 | 发布时间: 2025-08-12 | 11957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场变革不是简单的线上替代线下,而是在政策调控与市场倒逼双重作用下,整个行业从"渠道为王"向"用户为王"的一场席卷行业的“服务革命”!

当茅台专卖店开始为消费者提供"私人藏酒顾问"服务,当社区团购与即时零售的平价白酒30分钟送到用户手里,当年轻白领在自媒体平台跟着博主学习调制“漂亮酒”——中国白酒的渠道生态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这场变革不是简单的线上替代线下,而是在政策调控与市场倒逼双重作用下,整个行业从"渠道为王"向"用户为王"的一场席卷行业的“服务革命”!

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在2025年半年市场工作会上致辞

正如茅台董事长张德芹所言:“当前的市场,是一次深刻的时代性跨越,白酒行业正加速从以商品为中心的时代,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品时代或者是“商品+服务”的时代”。


库存压顶:传统渠道模式的崩塌

中国酒业协会《2025中国白酒酒业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达900天,2025年上半年58.1%的经销商库存继续增加,现金流压力凸显,价格倒挂加剧,其中800-1500元价格带的高端产品最为严重。

这个数字背后,是传统分销体系的全面失灵。十年前那种"酒厂 - 总代 - 二批 - 终端"的四级分销模式,在库存压力下已经难以为继。

北京烟酒店老板李娜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她代理的某二线品牌白酒,出厂价210元的产品,电商平台竟然卖到199元,"顾客拿着手机比价,我们根本没法解释为什么实体店更贵"。无奈之下,她只能亏本清仓,仓库里堆积的两年前的存货,如今成了烫手山芋。

这种 "批零倒挂" 现象在行业内已非个例,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传统渠道的层层加价模式与消费理性化趋势的冲突。

过去经销商靠配额垄断就能躺着赚钱,某浓香品牌百元出厂价的产品,经过四级分销后零售价翻倍。但现在消费者不买账了,胖东来超市直接公示"基酒成本 + 包装费 + 15%服务费(毛利率)"的定价公式,奥乐齐9.9元的纯粮酒更让消费者明白:去掉渠道溢价,好酒可以很便宜。这种价格透明化浪潮,彻底击碎了"渠道霸权"的生存基础。

而随着渠道碎片化、消费理性化、场景多元化趋势持续深化,高端宴请收缩,年轻人追求轻饮悦己,这场变革也不再是渠道或产品的调整,而是生态模式的彻底颠覆,用户为王如何贴近消费者,将产品接入用户的生活方式之中,是破局关键。


生态重构:渠道价值的再定义

面对渠道困局,头部酒企率先开启变革。茅台与洋河近期密集与线上平台座谈,从过去的"严防死守"转向"互利共生",标志着行业对线上渠道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茅台要求电商渠道 "从产品运营上升到品牌运营",反对不正当竞争,同时强化"线上 + 线下"双向赋能;洋河则通过与京东的深度绑定,主要在供应链优化、新产品开发、数字化营销、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维度发力,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渠道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重构行业价值分配体系。河南"酒便利"老板赵刚的转型很有代表性:他把一半店面改成品鉴区,上午给婚宴客户推荐搭配菜谱,下午直播讲解酿酒知识,晚上提供三公里内送酒上门服务。"以前靠差价赚钱,现在靠服务活命",这种从"搬箱子"到"当顾问"的转变,道出了渠道价值的新内涵。

中国酒业协会指出,线上渠道已从补充角色变为增长引擎,42.9%的酒企线上业务占比同比上升。但这不是简单的"线上替代线下",而是形成"线上流量转化 + 线下体验深耕"的新生态。美团闪购618首日白酒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0倍,山姆会员店通过品鉴会收集消费者反馈改进产品,证明未来渠道的赢家一定是能打通线上线下的整合者。


趋势研判:渠道变革的确定性趋势

站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期,结合政策导向与市场变化,第一食讯认为白酒渠道将呈现三大确定性趋势:

品质透明化成为基本要求。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酒是怎么酿的",胖东来公示成本构成、茅台展示生产过程,这种透明化不是营销噱头,而是生存必需。中国酒业协会强调,行业正转向"品质 + 品牌 + 文化"的价值竞争,那些敢公开基酒年份、工艺标准的企业将赢得信任。

服务专业化决定生存空间。烟酒店靠"存酒服务"提升复购率60%,成都经销商为火锅店定制"解辣白酒"——釜鼎春晨露火爆出圈,这些案例证明渠道必须从 "卖产品" 转向 "解决场景需求"。正如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黄平所言,"酒是时间的朋友,企业要坚持恪守品质、科技赋能、用户至上"。

渠道数字化不可逆。从茅台的电商管控到汾酒的柔性生产,数字化已渗透到渠道各环节。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推高渠道效率,34.9%的酒企将即时零售作为重点拓展渠道。但数字化不是简单上线销售,而是用数据打通"生产 - 流通 - 消费"全链条。

这场渠道变革的终极目标,是让白酒回归"好喝、真实、贴心"的价值,最终实现“愿意喝、愿意买、愿意送”的目标。

当库存周转天数从900天回归合理水平,当渠道差价回归正常区间,当消费者能明明白白消费,行业才能走出"囤货炒作"的怪圈,实现健康发展。

对从业者而言,与其纠结渠道形式的变化,不如坚守"为消费者酿好酒"的初心——这正是行业所倡导的匠心正道,也是穿越周期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