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洽洽食品 2025 年半年报披露净利润同比暴跌 73.7% 的刺眼数据时,距离其联合网易云音乐创造 6000 万话题热度的跨界营销盛景不过八个月。这份营收 27.5 亿元、归母净利润仅 8864 万元的成绩单,像一枚霉变的瓜子壳,是如此的扎眼。
这个连续 5 年保持全球瓜子销量第一的国民品牌,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身份危机 —— 老一辈消费者怀念的 "国民味道" 与年轻群体追求的 "潮流体验" 之间出现了巨大鸿沟,而品质争议与性价比质疑则成为这条鸿沟上最刺眼的裂痕。
当营销热词终究难掩产品创新的乏力,当 64.4% 的营收依赖度遇上 73.7% 的利润跌幅,洽洽的身份危机已不再是社交媒体上的短暂喧嚣,而是传统消费品在品质坚守与时代浪潮间的生存
洽洽瓜子的品质争议并非新鲜事。早在 2013 年,就有检测数据显示其产品臭籽率接近 20%,意味着消费者每吃 5 粒瓜子就可能遇到 1 粒发霉、虫蛀或出芽的问题。
十二年过去,类似的品质质疑并未彻底消散。2025 年的市场调研显示,尽管洽洽仍以 17.3 万吨的年销量保持全球第一,但消费者对其品质的评价呈现明显分化。
中老年用户认可经典红袋香瓜子的稳定口感,而年轻消费者则频繁吐槽 "空壳率高"" 调味过重 " 等问题。这种分化背后,是洽洽在规模化扩张中未能妥善解决的品控难题。
原料成本上涨成为品质波动的重要推手。2024 年内蒙古地区罕见暴雨导致优质葵花籽减产,采购价大幅上涨,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在这种压力下,洽洽陷入了两难:维持原价则利润受损,提升价格则引发性价比争议。
数据显示,其高端产品 "葵珍" 虽主打 "十斤选二两" 的严苛标准,但市场反响平平,未能有效建立高端形象,反而因定价问题遭遇 "智商税" 质疑,这与三胖蛋等新锐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
品质信任的流失具有累积效应。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张小勇曾公开指出,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毒性十分强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尽管这一说法针对的是早期产品,但食品安全的阴影一旦形成,就需要数倍的努力才能消除。
洽洽在近年财报中多次强调原料基地建设和生产工艺升级,但消费者感知到的品质提升却未能同步,这种落差成为品牌最大的隐忧。
面对 "年轻人正在抛弃洽洽" 的舆论压力,品牌显然做出了回应。2024 年的独立音乐人跨界活动堪称教科书级的营销案例。但营销热度未能转化为持续的消费认同。市场反馈显示,年轻消费者对洽洽的评价仍停留在 "创新不足" 的层面。
问题的核心在于,品牌的年轻化尝试过多停留在营销层面,而未能触及产品本质的革新。相比之下,老街口通过 "剧情式嗑瓜子" 的直播场景打造,2024 年单场 GMV 突破 500 万元,证明内容营销需要与产品体验深度结合才能见效。
产品矩阵的老化是更严峻的挑战。洽洽虽然推出了打手瓜子、茶衣瓜子等新品,但核心卖点仍集中在口味创新,未能回应年轻群体对健康零食的核心诉求。
渠道适配不足加剧了年轻化困境。作为兴于线下的传统品牌,洽洽在电商渠道的表现明显远低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这暴露出其在平台运营、仓储物流等环节的短板。
与此同时,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量贩渠道的崛起分流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而洽洽未能及时调整产品规格和价格策略以适应这些新兴渠道的需求,进一步丧失了市场主动权。
洽洽的困境本质上是传统消费品品牌在时代变革中的典型挑战。休闲食品行业正经历 "健康化转型 + 渠道革命" 的双重变革,消费者需求从 "满足口腹" 转向 "健康多元",渠道格局则打破了传统壁垒。在这样的背景下,洽洽需要构建新的竞争力体系,而非简单地进行营销创新或品类扩张。
品质重塑是破局的基础。建议洽洽建立 "品质可视化" 体系,将原料溯源、生产过程等信息通过包装二维码向消费者公开,用透明化重建信任。可以借鉴三胖蛋 "十斤选二两" 的标准营销,但要避免陷入 "高端即高价" 的误区,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 "高端不高价"。
产品创新需要从 "口味延伸" 转向 "场景创新"。瓜子作为社交属性极强的零食,应深度绑定年轻群体的生活场景 —— 追剧、露营、电竞、音乐节等。可以参考 "山野系列瓜子" 的跨界思路,但进一步强化场景专属设计,如推出便携分享装、口味混搭装等。
健康化升级要落到实处,减少添加剂使用,开发低盐、原味等健康品类,迎合 "减糖减盐" 的消费趋势,让产品创新真正触达年轻群体的核心诉求。
渠道改革需要实施 "双轨制" 策略。线上渠道要从单纯的销售平台转变为内容阵地,持续打造 "瓜子 + 文化" 的 IP 内容,提升用户粘性和转化效率。线下渠道则要加速适配零食量贩等新兴业态,推出符合渠道特性的高性价比产品,同时优化传统商超的陈列和体验。
从更深层次看,洽洽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品牌内核。"国民品牌" 不应仅是历史积淀的标签,更应成为连接不同代际消费者的情感纽带。
这意味着要在保持经典产品品质的同时,用年轻人的语言和方式传递品牌价值。正如其 "快乐就要洽洽洽" 的品牌主张,真正的快乐来自优质产品带来的安心体验,而非营销活动制造的短暂喧嚣。
瓜子壳里藏着的不仅是洽洽的困境,更是整个传统消费品行业的转型命题。洽洽的未来,不在于成为一个完全新潮的品牌,而在于成为一个既能守护老一辈记忆,又能赢得年轻一代芳心的 "国民陪伴者"—— 这或许才是瓜子壳里最珍贵的商业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