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与酒坛:一场关于信仰的炼金术
来源:第一食讯 | 作者:第一食讯 总编 波哥 | 发布时间: 2025-07-29 | 124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脚少林寺的释永信刚被扒了袈裟,后脚酒圈子的冯小宁就被摘了 "大师" 招牌,这俩货凑一块儿,倒像是给这年头的 "大师产业链" 立了块耻辱碑 —— 哦不,是功德碑,毕竟能把虚伪演得这么登峰造极,也算是种 "造诣"。

这年头,"大师" 这两个字早就成了注水猪肉,看起来油光水滑,切开全是囊膪。

前脚少林寺的释永信刚被扒了袈裟,后脚酒圈子的冯小宁就被协会除名,这俩“大师”凑一块儿,倒像是给这年头的 "大师产业链" 立了块耻辱碑 —— 哦不,是功德碑,毕竟能把虚伪与贪婪演得这么登峰造极,也算是种 "造诣"。

先说释永信,这位把少林寺差点儿搞成上市公司的 "商业奇才",披着袈裟算卦,戴着佛珠签合同,早就把 "四大皆空" 改成了 "四大皆通"—— 通关系、通门路、通钱财、通女色。

佛门戒律在他那儿成了擦屁股纸,挪用香火钱跟拿自家钱包似的,搂着女人念经比敲木鱼还熟练。

如今被注销戒牒,说白了就是佛门嫌他太脏,连扫地僧都觉得这袈裟披在他身上,佛祖看了都得犯高血压。

你说他是和尚?

不如说他是披着僧袍的资本掮客,把千年古刹折腾成圈钱道场,功德箱里塞的不是善款,是他通往福布斯排行榜的门票。


可比起释永信,冯小宁这出戏更有意思 —— 毕竟和尚贪财色,好歹沾点人性弱点的边,可一个酿酒的 "大师",把自己活成劣质酒的站台标兵,这就不是人性问题了,是纯粹的坏。

冯小宁何许人也?

公开资料显示,冯小宁出生于1958年。1976年,17岁的冯小宁进入茅台酒厂,拜在“酱酒之父”李兴发的门下学习品酒调酒,19岁开始主持茅台酒厂“车间品酒评级”工作,二十多岁就以“黑牡丹”的“花名”在酒行业名满天下。

最新的荣誉是,2025年1月3日举办的仁怀市酒业协会生产技术专家委员会2024年度年会上,表彰了23名2024年度优秀专家,冯小宁也名列其中。

万万没想到,才过半年就被同样的协会除名。

更不一般的是,这位冯大师位列“茅台八仙之一”,茅台八仙是指茅台酒厂早期的八位酿酒大师,包括季克良、冯小宁、彭茵、陈兴希、余方强、徐强、陈仁远、丁勇。

这位顶着 "茅台八仙" 光环的女人,真正将“大师出品”带入直播间。在酒业大多卖酒的直播间里,"冯小宁酒" “冯小宁大师酿造”“冯小宁大师亲调”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 "三十年陈酿勾调"、"茅台同款工艺",标价三千多,直播间砍到九十九还买一送一。稍微懂点行的都知道,这不是卖酒,是卖智商税。三十年的老酒?茅台自己都舍不得这么造,她冯小宁哪儿来的这么多 "陈年佳酿"?怕不是......

更讽刺的是仁怀市酒业协会1月还给冯小宁发 "年度优秀专家" 证书,转过脸就说她 "违反行业自律",把人扫地出门。

我们试想,当初给她评 "大师" 的时候,怎么不查查她那堆乱七八糟的酒是哪来的?评奖还是得回归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才能保证不烂“根”,不打脸。

冯小宁的除名,根本不是个人问题,是整个白酒行业 "大师泡沫" 的必然结果。

这些年,酱香酒火了,阿猫阿狗都敢给自己按个 "酿酒大师" 的头衔。只要在酒厂待过几年,能说几句 "轮次酒"、"坤沙碎沙" 的术语,找方法搞个身份,就能摇身一变成为 "泰斗"。

他们不花时间精力研究怎么把酒酿好,整天琢磨怎么把 "大师" 这两个字变现 —— 开坛仪式剪个彩;直播间里卖瓶贴牌酒;更有甚者,直接注册个空壳公司,找小作坊代工,贴个 "大师监制" 的标签,就敢卖上千元,而冯小宁就是这套玩法的集大成者。

她太懂怎么拿捏那些想喝 "好酒" 又不懂酒的人了 —— 用 "茅台八仙" 的名头唬住你,用 "三十年老酒" 的概念钓住你,再用 "直播间特供" 的套路让你觉得占了便宜。

这种操作,跟释永信把少林寺门票涨到几百块,本质上没区别 —— 都是把信徒的虔诚,当成自己敛财的工具。

更让人齿冷的是,这些 "大师" 们还形成了利益同盟。你捧我是 "泰斗",我吹你是 "宗师",互相站台,彼此抬轿子。

现在,冯小宁被除名了,可那些跟她一样靠忽悠吃饭的 "大师" “泰斗”们,还在酒桌上唾沫横飞地讲着 "酿酒哲学",还在直播间里声嘶力竭地喊着 "家人们冲"。

仁怀市酒业协会发通告的时候,用词那叫一个义正辞严,可真要一个个查下去,估计得有不少的 "大师" 连夜跑路。


说到底,释永信和冯小宁的倒掉,不过是撕下了 "大师经济" 的一块遮羞布。

当信仰可以明码标价,当手艺可以包装炒作,当敬畏变成生意买卖,这些所谓的 "大师",本质上就是一群穿着不同马甲的骗子。

他们不是某个行业的标杆,而是寄生在行业身上的蛆虫,靠吸食信任和虔诚过活,直到把整个池子搅臭。

只是不知道下一个被揪出来的 "大师" 会是谁?

反正只要还有人愿意为 "大师" 这两个字买单,我相信,这出戏就永远演不完。

毕竟割韭菜的最高境界,就是让韭菜觉得自己在朝拜。(完工/撒割)